当事人对于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中,被申请执行人能够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法律规定的违法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后,可以裁定不予执行。人民法院对于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调解书裁定不予执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裁决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范围,或者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2)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3)适用法律有错误的;(4)仲裁员仲裁该案时,有拘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5)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劳动争议仲裁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
应当注意的是,人民法院在不予执行的裁定书中,应当告知当事人在收到裁定书之次日起30日内,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若对该裁定不服,可以根据审判监督程序,在裁定书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申请再审。此外,对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仲裁裁决,当事人可以再次向作出仲裁裁决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应当按监督程序继续进行处理。
【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19930706]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相关资料: 实务指南)
--------------------------------------------------------------------------------
劳动部关于颁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的通知[19931018]
第三十四条 各级仲裁委员会主任对本委员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发现确有错误,需要重新处理的,应提交本仲裁委员会决定。
决定重新处理的争议,由仲裁委员会决定终止原裁决的执行。仲裁决定书由仲裁委员会主任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
仲裁委员会宣布原仲裁裁决书无效后,应从宣布无效之日起七日内另行组成仲裁庭。仲裁庭再次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三十日内结案。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2篇 实务指南)
--------------------------------------------------------------------------------
适合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0416]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调解书,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调解书有下列情形之一,并经审查核实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之规定,裁定不予执行:
(一)裁决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范围,或者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二)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三)仲裁员仲裁该案时,有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四)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劳动争议仲裁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
人民法院在不予执行的裁定书中,应当告知当事人在收到裁定书之次日起三十日内,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