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返聘职工发生工伤,能不能走工伤保险报销?“工作原因”怎么判断?上下班途中遇到交通事故也算工伤,“上下班途中”该怎么界定?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已开始执行,人社部近日发布“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明确解读了一些具体问题。
丧葬补助两种待遇亲属选一种
按照规定,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死亡,其近亲属可能符合两种待遇:一种是工伤保险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另一种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抚恤金。能同时享受吗?《意见》明确,同时符合这两种待遇条件的,由其近亲属选择领取工伤保险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中一种。
工伤保险同样保障返聘人员
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而如果退休返聘人员在用工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如招用单位已按项目参保等方式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参加单位活动或指派参加活动视为工作原因
认定工伤时,适合核心的内容是工作原因。依照法律规定,职工受伤必须是由于工作原因,才能认定为工伤。判断是否属于“工作原因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认定:一是劳动者受伤与履行工作职责有关,二是劳动者受伤与履行工作职责存在因果关系。在实际的判断中,职工伤亡情形是千变万化的,原因也复杂多样,比如:在私自加班过程中受伤,在去饮水室、卫生间或车间的通道上受伤等等。因此,“工作原因”包括与用人单位各项工作事务和职工本职工作所相关联的事务,,不仅局限在与职工本职工作相关的范围内。同时,本次《意见》明确职工在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活动中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视为工作原因,但参加与工作无关的活动除外。
往返单位和住地视为“上下班”
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可是这个上下班途中到底怎么算?下班后没回家,而是去逛街了,这个该怎么算?算不算上下班途中?类似的问题还曾经引起过广泛的讨论。这次出台的《意见》给出了明确的解释——职工以上下班为目的、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单位和居住地之间的合理路线,视为上下班途中。
哪些用人单位应参加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此外,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拒不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核实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此文章“企业服务:解读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浏览地址:http://www.51njls.com/jbsgflzs/201711/737.html,更多关于南京法律顾问案例、南京企业法律咨询案例文章请到http://www.51njls.com/jbsgflzs/阅读查看!